7月21日,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全国巡演启动暨中国爱乐乐团全国巡演发布会在京召开。
发布会上介绍,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已由作曲家赵麟创作完成,这部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23家院团联合委约的作品将于2022年7月底启动全国巡演,届时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多支乐团分别在多地完成20场演出。由北宋画家王希孟所绘、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画中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这件作品也成为舞台艺术创作者们灵感的源泉,前有东方歌舞团以此为蓝本打造的舞剧《青绿》,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也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
在余隆的倡导下,2021年,全国各地23支交响乐团联合向作曲家赵麟提出委约创作。赵麟和其父赵季平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并且父子俩都出身于书画世家,赵麟的祖父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受家传影响,赵麟从小就对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绘画很感兴趣,此番他以音乐为画笔创作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描绘他心中的美好山河。在创作中,作曲家赵麟将这幅千古名卷活化为音乐诗篇,其创作并不拘泥于用音乐阐释画面,而是着重体现中国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
“中国传统绘画中渗透着中国很强烈的美学观念,而这些美学观念和我们的音乐创作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我一直想用音乐来表现中国的绘画,这次有这个机会通过音乐展现精彩的传统美学观念。我们古画更多的是对意境的展现,通过意境展现人的内心和精神境界,这也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赵麟在现场分享道。
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中,画家将景物共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据悉,与这六个部分的画面相对应的,是作曲家赵麟在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中采用了六个乐章的结构,通过每个乐章中采用的不同器乐形式,构成了六幅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画面。
这部作品将由一个管弦乐演奏的乐章“云飞起,楚天千里”开始,勾勒出全景式的山水画卷;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水云溶漾”加入了独奏乐器笙,写水、写云,水的智慧正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众将在第三乐章“月壑松风”中听到琵琶独奏声中营造出的月下山谷,又在第四乐章“千叠浩荡”二胡的悠扬旋律中感受作者面对壮丽山河时的胸怀;在第五乐章里,作曲家用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形式描写山峦叠嶂,万马回旋,以及山河带给人的阔达胸怀。在最后一个乐章里,作曲家采用了女高音独唱与竹笛独奏的形式,以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为这段发生在音乐里的山河之旅画上句号。
除了充满民族韵味的音乐风格之外,作曲家赵麟还大量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取材,各乐章标题均源自宋词或唐诗中的千古名句,因此这部作品以“交响音诗”为题材。
这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将陆续在各地由不同的交响乐团进行20场演绎,首站安排在上海。7月30日,在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由青年指挥家孙一凡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带来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世界首演。在各地的演出中,主办方介绍,8月5日在深圳和10日在广州的音乐会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因此两场演出将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音乐家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完成。而9月24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中国爱乐乐团领衔的中国音协交响乐联盟—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将用这部管弦乐作品为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
8月3日, 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在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举行交响音诗《千里江山》音乐会,以此拉开此次巡演的序幕。
从西安始发,乐团将走过东、西、中、南、北五大地区的珠海、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潍坊、天津、重庆、无锡等十座城市,在不断前行中勾勒出祖国辽阔山河的肌理脉络,与观众共同铺呈出一幅气象万千的新时代人文画卷。据了解,中国爱乐乐团将邀请多位优秀民族器乐演奏家与歌唱家担任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中各乐章独奏,为中国爱乐乐团的诠释注入民族韵味。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将执棒除呼和浩特站音乐会之外的全部演出,常任指挥黄屹则将在呼和浩特登台献艺。
据了解,参与此次作品委约的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23家院团是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兰州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山西省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包头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以报名委约创作时间顺序排名)。
发布会上介绍,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已由作曲家赵麟创作完成,这部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23家院团联合委约的作品将于2022年7月底启动全国巡演,届时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多支乐团分别在多地完成20场演出。由北宋画家王希孟所绘、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画中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这件作品也成为舞台艺术创作者们灵感的源泉,前有东方歌舞团以此为蓝本打造的舞剧《青绿》,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也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
在余隆的倡导下,2021年,全国各地23支交响乐团联合向作曲家赵麟提出委约创作。赵麟和其父赵季平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并且父子俩都出身于书画世家,赵麟的祖父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受家传影响,赵麟从小就对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绘画很感兴趣,此番他以音乐为画笔创作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描绘他心中的美好山河。在创作中,作曲家赵麟将这幅千古名卷活化为音乐诗篇,其创作并不拘泥于用音乐阐释画面,而是着重体现中国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
“中国传统绘画中渗透着中国很强烈的美学观念,而这些美学观念和我们的音乐创作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我一直想用音乐来表现中国的绘画,这次有这个机会通过音乐展现精彩的传统美学观念。我们古画更多的是对意境的展现,通过意境展现人的内心和精神境界,这也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赵麟在现场分享道。
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中,画家将景物共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据悉,与这六个部分的画面相对应的,是作曲家赵麟在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中采用了六个乐章的结构,通过每个乐章中采用的不同器乐形式,构成了六幅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画面。
这部作品将由一个管弦乐演奏的乐章“云飞起,楚天千里”开始,勾勒出全景式的山水画卷;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水云溶漾”加入了独奏乐器笙,写水、写云,水的智慧正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众将在第三乐章“月壑松风”中听到琵琶独奏声中营造出的月下山谷,又在第四乐章“千叠浩荡”二胡的悠扬旋律中感受作者面对壮丽山河时的胸怀;在第五乐章里,作曲家用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形式描写山峦叠嶂,万马回旋,以及山河带给人的阔达胸怀。在最后一个乐章里,作曲家采用了女高音独唱与竹笛独奏的形式,以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为这段发生在音乐里的山河之旅画上句号。
除了充满民族韵味的音乐风格之外,作曲家赵麟还大量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取材,各乐章标题均源自宋词或唐诗中的千古名句,因此这部作品以“交响音诗”为题材。
这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将陆续在各地由不同的交响乐团进行20场演绎,首站安排在上海。7月30日,在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由青年指挥家孙一凡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带来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世界首演。在各地的演出中,主办方介绍,8月5日在深圳和10日在广州的音乐会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因此两场演出将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音乐家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完成。而9月24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中国爱乐乐团领衔的中国音协交响乐联盟—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将用这部管弦乐作品为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
8月3日, 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在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举行交响音诗《千里江山》音乐会,以此拉开此次巡演的序幕。
从西安始发,乐团将走过东、西、中、南、北五大地区的珠海、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潍坊、天津、重庆、无锡等十座城市,在不断前行中勾勒出祖国辽阔山河的肌理脉络,与观众共同铺呈出一幅气象万千的新时代人文画卷。据了解,中国爱乐乐团将邀请多位优秀民族器乐演奏家与歌唱家担任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中各乐章独奏,为中国爱乐乐团的诠释注入民族韵味。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将执棒除呼和浩特站音乐会之外的全部演出,常任指挥黄屹则将在呼和浩特登台献艺。
据了解,参与此次作品委约的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23家院团是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兰州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山西省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包头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以报名委约创作时间顺序排名)。
2s2s提醒您,内容素材源自网络,谨防上当受骗。